English

台港了望

1999-02-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苏云峰 著,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版,439页。

著者苏云峰为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长于中国近代教育史的研究。其研究教育史最大的特色是对于大学校史的一系列个案研究,有关专著已出版的有《私立海南大学,1947-1950》(1990年)、《三(两)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的前身,1903-1911》(1998年)等。作者对清华校史的研究始于1970年,先发表一批论文而后成书。用力勤且久,颇多创获,可称得上是作者校史研究的代表作。据悉本书的续篇《抗战前之国立清华大学,1929-1937》亦将于年内出版。

作者将教育问题的历史研究和社会学观察结合起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如果我们从社会学的观点去看,学校也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由不同年龄、社会及教育背景与个性的男女所组成。人皆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能从这一点去看,才生动活泼,有血有泪”。这是他研究方法上的重要特色。本书一扫一般教育史著作的枯燥艰涩,具有较高的可读性。

台湾中国近代史研究界著名学者李国祁教授曾说,台湾各大学编撰的校史均不可读。内地功底扎实、生动可读的校史著作亦寥若晨星。际兹时刻,展读此书,当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自由的所以然:严复对约翰弥尔自由思想的认识与批判》,黄克武 著,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397页。

著者黄克武为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副研究员。本书作者做了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将约翰弥尔的OnLiber?ty与严复译本《群己权界论》逐字逐句对照,试图透过翻译与原本的差异来揭示严复对约翰弥尔思想的认识和误会。作者修正了史华慈关于严复的经典性研究的若干结论。作者认为,严复虽然将该书的大意介绍到中文世界,但是他并没有将此书论述的精华部分,尤其是个人自由作为一种终极价值之所以然,以具有说服力的方式翻译为中文。他自己的著作也没有表达出这样的所以然。具体而言,严复并不理解约翰弥尔尊重个人自由背后的悲观主义认识论基础,他不能接受约翰弥尔思想中己重群轻,环绕着“消极自由”的民主观。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他不但不理解,也不肯定此种自由的所以然。

本书将严复研究推到一个新的阶段,但作者并非局限于就严复论严复,而是透过严复这样一个中国近代自由主义先驱在引入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时理解了哪些误会了哪些,来探讨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为什么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思想史课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